所谓“公知”原意指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中性词。在长期的使用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指向,即指向亲西方、宣传西方制度的知识分子。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这部分人是被抨击的对象。
我个人非常反对用一个名词对人作简单的划分,因为列、斯、毛、邓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的思想却有很多的不同。所有单独用一个词很难表现出一个人思想的全貌。但是这一个名词的出现,说明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因此有分析的必要。
谈论公知的出现这一社会现象,就不能脱离其历史的背景。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西方世界。中国人在比较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地遇到挫折,使得部分人产生了对于自身制度的不自信。在十年浩劫中受到伤害的知识分子,作为最先接触西方文化的人,很自然地会分化出亲西方的一部分。在改革不断受挫、中西方在经济科技上客观存在的巨大差距、西方媒体的巨大舆论优势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共同导致公知在国内舆论中长期居于优势地位。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这种认识的片面性不一定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和对事物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的客观规律相符合的。我们今天能够更好地批判西方的文明,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于西方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了解了他们的宣传工具想让我们看到的,也了解了他们所隐藏不想让我们看到的。而最早的知识分子要能够看得这么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我看来公知这一群体的形成很难说完全是西方用钱收买的结果,而自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存在。不是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足够长远的战略眼光。在当时中囯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知识分子要找原因来对症下药。有的人认为是制度问题,有的人觉得是国民劣根性。在这些人中,当然有指鹿为马,认贼作负的敌人,但也有学力不足,对局势产生误判的人。要知道知识分子很多,其水平各有不同。即使是局座,不也翻过好多次车么?如今批判那些当初认为是制度问题的公知也并非是因为批判者有战略眼光,而是因为历史给了我们这一代人上一代人的问题的答案。从2008年以来,中美实力迅速接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揭开了民主、自由的温情面纱,展露出粗暴的獠牙,但这些变化在十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批评他们的言论而非他们个人。当然,如果时至今日,还看不清局势,那么无疑不是蠢而是坏了。
可以说,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的国民意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在90年代,邓小平还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第三卷 p.375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现在,我认为我们要警惕左,但主要是防止右,尤其要防止自由主义,空谈抽象的自由。因此对于公知言论的批判是完全有必要的。
有人会担心,现在批美、批资的很多言论都具有片面性,可能会使大众对于双方的实力有错误的认知,也加大了左的危险。我承认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所以我希望有这些担扰的人能够冒着被打为公知的危险去完善那些片面的观点。必须指出的是,在实践中,片面性是很难避免的。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有局限的,因此作者难免有不了解的事实,甚至可能有错误的认知存在;二,人非圣贤,推理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三,人的判断或多或少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四,文章的篇幅等原因可能会使作者对材料有所选择。片面性当然是问题,但有多个片面来看问题,认识不就全面了吗?毛主席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对于这些片面地看问题的人,应该进行批评,当然要以惩前毙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去批评,帮助他们……片面性往往是难以避免的,有些片面性也不是不得了,要求所有的人看问题都必须很全面,这就会阻碍批评的发展。……如果你写错了,那末,有批评就可以帮助你改正,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毛主席也强调“必须是满腔热情地用保护人民事业和提高人民觉悟的态来说话,而不能用嘲笑和攻击的态度来说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和公知无异了。
因此,片面的观点固然需要批评,但也要讲究方法。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对事不对人。如果说的有道理,那么即使是敌人的话我们也要听,如果说得没道理,即使是人大代表的意见我们也要批评。正如《论语》所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二是指向明确。批评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要具体指明哪一步的推理有问题,哪一点事实是错误的,或者提供新的材料来支持或反对作者的观点。新的材料可以是统计数据,也完全可以是个人的经验。有些人看不起个人的经验认为其具有偶然性,甚至可能是编造的,但是要注意,如果一个个人经验被很多人认同,那它就有可能是普遍现象,而统计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丢失使其有时也会有误导性。我认为这两者都有一定的价值,不必厚此薄彼。批评应该具体,而不仅仅作为情绪的宣泄。否则,它就不能改变作者的错误认识也无法引发其它观者认同。批评的过程不仅完善了被批评者的思想,也加深了批评者对问题的认识。
知易行难,愿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