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人

Posted by [Zenith John] on Monday, May 8, 2023

实用的大众传播只是单向度世界的外层,它训练人们忘记否定的东西,或把否定的东西变成肯定的东西,这样人们就能继续发挥自己的功能,虽被贬低,却心安理得。——《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

本文试图对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文化进行批判。正如马尔库塞用单向度对于发达工业社会的人进行批判一样,我尝试使用碎片化这一概念作为我批判的核心观点。所谓碎片化是和整体化相对的概念。在这里主要是指人的行为、认知出现自我所不察觉的不一致性,使得个人作为主体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这里的批判并不是道德上的批判,因为碎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所不可避免的出现的现象。但是,这一批判的必要性在于,即使它是不可避免的,认识到它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负面的影响。

碎片化的人——作为客体

我们先从一个更为表层的分析入手。我们如何去认识另一个人?无非就是和他多多交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下的几个原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交流变得更加困难。首先是人员的流动性增加。资本主义破环了原有的封建经济制度,将更多的人扔向了“自由”的人才市场,从而使得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其次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带上了面具,使得人无法确认对面的身份,无法将一个人的不同侧面结合在一起。比如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ID在不同的地方发言,但是由于ID不同你无法对于这个人有更多的认识,只能从他的部分言论在了解一个人。最后是私人时间的减少。在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之下,人的空余时间被压缩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更是不可能进行多余的社交活动。由于这三个原因的存在,人在他人的面前表现出的只能是作为碎片的人——你可能知道你的工友的工作能力,但是对于他的私人生活和思想状况一无所知;你可能知道网上有一个对于某一方面研究很深入的专家,但是你事实上对于他的真实身份以及更深入的状况一无所知;你可能在游戏中匹配到了一个高手,但是下一局游戏你和他就已经分道扬镳了。所以,对于某一个人的深入了解在种种障碍下被阻隔了,因此所谓认识的人其实只是认识了人的一个碎片罢了。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人们更倾向于去根据这样一个碎片将人进行分类,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二分对立之中。

碎片化的人——作为主体

但是作为客体的碎片化事实上并不那么重要,问题在于在客体的碎片化所掩盖的主体的碎片化。事实上,由于和人的交往变成了碎片化的交往,人往往在自己不知觉的时候就陷入了自我的矛盾之中。当一个人向同一个人表达两个矛盾的观点时可能立刻就会得到对方的反驳,但是当一个人向不同的人,尤其是在网上发表两个矛盾的观点时,他可能很长时间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甚至在很长的时间内和两个观点矛盾的群体相谈甚欢,从而进一步地加深了主体的割裂。

主体的碎片化并不是一个可以避免的过程。事实上随着人类的发展,这一种碎片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首先,由于人类社会知识的不断增长,要使得自己的思想和所有的“事实”相符合变得更为困难。比如在牛顿的时期,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就足以统一人所认识到的力学现象。但是随着电磁学的发展,光速不变的发现,要理解这些现象就必须使用狭义相对论,而要再引入引力就需要广义相对论。理论的复杂度无疑是在不断升高的。一人所秉持的理论能够完全解释当今复杂的世界无疑是困难的。因而,人不可避免地要用越来越多的理论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而理论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其次,考虑到人所能获得的知识在人类知识的比重中的占比不断减少和互联网的发展,人获取信息的手段产生了质的改变。从书籍到互联网,在获取信息的方便程度上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书籍中连贯的信息被打散在了互联网中,使得人所获得的信息更多的是碎片化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是反映了一个侧面的。使问题更加严重的是,由于互联网传播的性质,更加短的信息更加容易得到传播,从而信息的上下文很多时候都是缺失的,只剩下了结论。从而,当人们将结论记住的时候,也就在不自觉之中被动地接受了将结论得出的理论。但是这种接受是无意识的,因而只要信息之间并不出现矛盾,人并不能意识到不自洽。然而,这些信息的来源很可能是来自与矛盾的理论,而这些矛盾的理论只能解释问题的一些侧面,而非全貌。从而理论的问题就这样遮蔽在了符合现实的结论的表象之下。从而一个人可以秉持着事实上矛盾的观点而全不自知。从而表现出一种扭曲的碎片性。

碎片化的人——社会问题

但是在以上两点历史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原因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更是加剧了人的碎片化。一方面是教育中对于反思的缺失。由于填鸭式的教育,使得人的反思始终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就像你不能指望一位一直被教育不要早恋的人在上大学后立刻找到对象一样,你也不能指望一个反思始终被老师压抑的人,在来到大学的“宽松”环境后忽然成了一个反思的大师。除了教育模式的问题之外,教材中对于辩证法的认识也显然过于浅薄。将辩证法的反思性完全地消解了,将实践——理论的辩证作用遮蔽了。可以说教材对于唯物主义的说明完全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而缺少了内省和反思,理论的不自洽就不能被人所发现,从而不能够弥合这种碎片化。

另一方面,社会的压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的反思。这里的压抑不仅包括对于言论的直接控制,也包括对于历史替代性选择的取消。当社会在一条规定好的道路上行走时,还有什么必要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呢?把现实当做是历史的永久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被马克思强烈批判的问题。社会不鼓励人进行更多的思考,而代之以固化的片面的价值观,从而为碎片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碎片化对于人有什么危害呢?或许如果一个人始终不能意识到自己碎片化的事实,那对他而言或许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如果有一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矛盾之处或许他也只不过会感到些许痛苦而已。但是碎片化无疑是一种需要警惕的现象,因为它会导致一个人主观上始终认为自己在正义的一方却作出不正义的事情。我可以说,双标是碎片化最明显的特征。对于相同/相似的事物却以完全不同的观点看待,并不断地找出理由来弥合这种分裂是碎片化的一种表征。另一方面,碎片化会无力人的反抗,因为自我的矛盾使得人的思想不能够更加的深入,而是停留在标语和符号,因而反抗的思想并不能得到统一,从而使得反抗的力量变得脆弱。

碎片化的人——整合尝试

关于环境和教育其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要想要对于人进行整合,核心的方法就是辩证法。人类的知识并不是完全从客观世界中来的,或者说并没有纯粹的客观世界,所谓主观和客观的两分是古希腊柏拉图的遗产。人对于自然/社会的认识是人的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在我们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历史上很可能是很多人甚至很多代人不断订正的结果。在与过去的“偏见”斗争的过程中,新的理论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了新的“真理”。但是,这种真理并不是绝对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被追认的。它只是与当时的认识水平相吻合的。这就是辩证法的威力。它强调了真理的来历,它并不来自客观世界,而是来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而当人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之后,这种统一就被破坏了,从而旧的真理就必须被新的真理所取代,正如神创论被进化论所取代那样。这并不是因为进化论科学而神创论愚昧,因为在科学和愚昧只是后人所加的标注。教育者并不是上帝,他们并不掌握真理,他们的教育的内容也只是从其他人那里得来的罢了。因而对于我们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保持警惕之心,不能将被广为接受的概念、理论当做理所当然的真理。

要整合自己的思想,首先就是要学会追问为什么,从而将碎片的知识还原到某种理论/立场上。而通过对于理论的考察来揭示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从而对于理论进行扬弃。而在这里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比的方法,通过对于一些事情的思想的对比来揭露出自己思想的问题、矛盾所在,从而更进一步地思考解决之道。当然这种整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项永无止境,而且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相信这种整合的尝试使得人更像是一个人,而不是弗兰肯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