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整理了我所读过的一些书目,给了一些我非常主观的评价。在此,我想要从理论的高度,而非主观感受的层面,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我眼中的好的作品。在这里我所针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但或许一些内容对于其他的文体也是适用的。
在我看来一本小说究竟是否优秀可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 逻辑性
- 艺术性
- 思想性
接下来,我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谈一谈。
逻辑性
我首先要谈一谈逻辑性,因为这是最容易说清楚的东西,也是(在我看来)争议比较少的内容。一本小说的故事要让人信服,它就必须要讲逻辑。细分来说逻辑也有三个方面:
- 人物逻辑
- 情节逻辑
- 思想逻辑
所谓人物逻辑指的是人物的行为符合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性格的转变也和人物的遭遇相符合。比如说一个人不能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一个堕落的人。讲求人物逻辑的一个好的例子是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祥子的性格变化是和他的人生经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显得自然。如果祥子没有这么多的经历,忽然变了一个人,那故事就让人读不下去了。当然在大多数的作品中,对于主角的性格变化还是比较讲求的,但是很多时候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配角变化的逻辑。当然,这可以用篇幅不足来搪塞,但是却无疑伤害了作品的完整性。
第二点是情节逻辑,情节逻辑指的是情节的发展要符合小说设定的社会情况和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想要帮忙祭祀却被劝止的情节,即和祥林嫂热情的性格相呼应,也和当时的社会中的迷信封建相照应才使得祥林嫂的颓然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如果在当代的城市里,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否还会有人来阻止祥林嫂呢?我想更多的人可能就冷眼看着,心想她愿意干就让她干吧。所以情节的逻辑不仅和小说的人物相关联,还和小说想要描写的世界相关联。
有些小说的情节比较淡化,或者说情节性比较弱,比如一些意识流的小说,那小说就必须要遵循思想逻辑。在意识流小说之中,情节是居于次位的,主要展现的是主人公的思考,而既然要思考就必须要有思想的逻辑。思维的跳跃不能是任意的,不能是没有提示的。相反,思想会把相似的东西联系到一起,比如在《喧哗与骚动》中班杰明的思想跳跃都是沿着类似的情景进行跳跃。这使得读者虽然困惑,但多少还能够抓住一些线索进行解读。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我所说的逻辑并不完全是现实的逻辑,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人是永远不会变成甲壳虫的(这句话是否太过绝对了呢?)。小说的逻辑更多的是一套情感的逻辑,是在幻想中抓住和现实的勾连点,从而实现对于现实的模仿和抽象。叙事的混乱甚至自相矛盾有时也并非有损于小说的逻辑,因为小说的叙事者也许是不可靠的。但是在混乱之中依然要有秩序存在,不然就变成了随意的呓语。(呓语难道不能被当做一种值得解读的文本么?)
艺术性
我认为艺术性是小说的根本属性。很多人会把思想性和逻辑性也归入小说的艺术性,但是在我这里的艺术指的是狭义的艺术,也就是单纯的就文字上来讨论小说的价值。小说的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在宏观方面,艺术性主要指的是小说的结构和节奏。对于小说结构的突破是小说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其中的代表是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其以独特的元写作的方式构架起了一部小说。而另一方面则是小说的节奏。小说是否详略得当,小说的情节是否以合适的速度推进对于阅读者的阅读体验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小说过于拖沓,那就不免有被人诟病灌水之嫌。而如果小说的行文过于迅速,有可能人物就不够丰满,小说也会显得干瘪。在我看来宏观上的问题比起微观上的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小说的语言即使平实但勾人的情节也可以让人看下去,但是如果节奏出了问题文笔再好或许也只会让读者想要跳过。
在微观方面,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恰当表达和修辞上。恰当表达指的是作者的遣词造句是否能够生动表达出他的意图,不多也不少。恰当表达的核心实际上在于细节的描写。好的作家通过一两个细节就足以让整个画面或者人物变得生动。比如在《孔乙己》中,鲁迅说孔乙己最开始是“排出九文大钱来”,而在落魄之后又是“摸出四文大钱”,这两个细节的差异将人物的命运的变化显现得淋漓尽致。而修辞则是在通俗的描写无能为力的地方表现出作者的含义。修辞不是炫技,而是要表现出一般的语言不能够表现出的意境。比如博尔赫斯有名的一句话:“死亡,就像水消失在水中。”在这里水的意境和死亡的意境联系在了一起,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进行互文式的解读。这种表达的技巧也是艺术性的体现。
我认同一个观点,即艺术在于创造。艺术性就是要写别人未写的东西,或者写别人已写的东西,而用新的写法或者写出新意来。这种创造既可以在微观层面也可以在宏观层面。但是好的作品绝对不能是一味的模仿。
思想性
小说的思想性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话题。有的人认为作为艺术作品,思想性是次要的。有的人认为一个作品的思想倾向有问题,那么作品即使写得再好也是引人误入歧途,应该受到批评。我个人对于两种看法都持批判意见。在我看来,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带有某种思想内核。思想性是小说自带的属性,即使小说家没有专门进行思考,但是他的潜意识依然控制了他的小说,而使得他的作品体现出思想。但是我也反对以思想性来抹杀小说的艺术性。小说的思想是否深邃是一方面,而小说的艺术性又是另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小说的思想可以模糊,但不能不深刻。但是这种深刻不同于哲学家的清晰的深刻,很多时候是暗藏在小说的情节、行文之中,很多时候因为说不清楚,而不得不表现出一种矛盾性。但这种矛盾性恰恰是作者深入思考的体现。
之前讨论的是关于小说的主题的思想性。但是好的小说除了主题之外往往还带有副题。与主题不同,小说的主题设置往往是作者有主观意识的,因而小说的情节往往围绕着主题进行。但是小说和哲学作品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它在实际上创造了一个世界因而不由自主地创造了无数可以讨论的副题。这些副题往往深度不一,而且着墨不多,在结构上也不严谨,但是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比如对于《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尽管他的主题是“梦想”,但也可以就女性主义、新殖民主义等方面进行解读。虽然有很多时候或许有牵强附会之嫌,但也展现出小说世界的复杂性。而这实际上在我看来也是小说的思想性的一部分。
我的倾向
以上的三点讨论,主要是罗列了对于小说批判的可能的三个维度。而我个人对于文学作品的喜爱有着个人化的理解,考虑到我最喜爱的七位作家(杜甫、莎士比亚、卡夫卡、菲茨杰拉德、鲁迅、马尔克斯、帕穆克),或许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 悲剧性。
- 梦幻性。
- 叙事性。
简单谈一谈这三点。悲剧性比较好理解。我个人偏好悲剧胜过喜剧,因为往往悲剧给予人更大的震撼,更多地激发人的反思。而梦幻性值得进行一些解释,或许梦幻性这个词并不是那么贴切,我所要表达是一种似真似假,带有怀疑味道的一种感觉。这一点或许通过鲁迅可以更好的理解。鲁迅在实际上也是一个怀疑论者,这点或许少有批判家提到。所以在《孔乙己》的结尾,鲁迅是这样写的“大约他的确已经死了”。在《祝福》的最后,鲁迅是这样写的:“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在这里小说的主角都始终有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第三点,是我个人更加偏爱叙事性更强的作品,我可以欣赏一些作家在结构上别出心裁,比如帕穆克《我的名字叫红》。但是我对于意识流的作品却始终无法真正欣赏。当然,我不反对那些是伟大的作品,但是确实他们不符合我的口味。